2017年11月27日-12月3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选派5名优秀本科生韩兆宇、耿佳雨、韩子钊、李一一、陆跃辉,在物理学院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朝晖教授的带领下,参加第十八届“芙兰”物理节之海峡两岸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同学们参加了学术演讲、物理实验和报告等多种活动, 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北京大学代表团合影
此次活动由中山大学物理学院主办。台湾“中山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台东大学,以及来自大陆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共17所高校的近百位师生代表参加本次交流活动。交流活动以“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海峡两岸大学生物理学术演讲、文化之旅、交流晚会和物理实验报告赛等。各高校学生混编分成多个实验小组,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通过小组内的互动,来自两岸各地的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学习心得与科研经历,分享了各自的风俗习惯和坊间趣事,甚至有些来自海峡两岸的同学成为了心心相印的莫逆之交。
在物理学术演讲邀请赛中,来自海峡两岸各个高校的代表队分别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学术演讲,张朝晖教授多次对同学们的演讲做出精彩又有深度的点评,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陆跃辉同学进行学术报告:A Weyl Semimetal Circuit
紧接着,各个随机分组的同学分别进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实验探究。
韩兆宇同学用示波器显示北京大学校徽的图案
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了实验报告和小组总结报告。北大韩兆宇、李一一获得最佳设计奖,陆跃辉、耿佳雨、韩子钊获得最佳操作奖。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学生们意识到,无论在展示还是在未来继续学习中都要更加自信,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希望把本次交流活动中想到的问题继续深入到自身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并继续与交流团队保持合作、共同进步。
北大学生与兄弟院校同学交流
大量研究表明,学术和社交多样性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次交流活中,两岸高校分享了实践育人的经验,相互学习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参与的学生拓展了学术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力,为推进物理学院本科生国际化培养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次交流活动得到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的大力支持。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