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上午,由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方法论研讨会在法学院四合院三进院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工学院、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口研究所、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历史学系、外国语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图书馆、社会科学部等十多个院系、部门的近30位领导、教授、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研究方法论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互动。会议由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海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李鸣主持,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张东晓等应邀出席了会议。
张东晓对海洋研究院的发展概况和工作进展做了简要介绍,并表示,在战略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研究院成立了专门的“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通过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旨在打造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高端智库,并借助“一带一路”研究,促进学科建设特别是交叉学科的发展。
海洋研究院院长张东晓致欢迎辞
李鸣认为,尽管目前国内开展“一带一路”研究的机构很多,但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仍显薄弱。以国际法为例,“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法规则息息相关,但诸如航行自由、贸易和投资保护、劳工和人权保护、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研究领域,许多前提性问题尚待厘清,在方法论上也需要加以明晰。
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系教授包茂红认为,要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东盟国家和民间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认同至关重要。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东南亚是一个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地区,历史上自己从未形成统一的、区域性政权,因此,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命运共同体,首先要尊重东南亚地区文明和文化多样性。
信息管理系教授王继民介绍,他领衔的团队正在建设“一带一路”数据分析平台,这个平台将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情况、法律法规、经济和产业项目、对外贸易、科技竞争力、文化等多方面的数据,将为我国对沿线国家投资进行评估与决策提供实时的信息与情报支撑。
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沈体雁从空间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认为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一定程度的封闭性,需要研究者重新进行“地理大发现”。他还提出,地理学可以为“一带一路”研究提供可视化、模型化、地理交互、共同体建设等多种方法和理论支撑。
李鸣、包茂红、王继民、沈体雁四位教授主题发言
随后,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万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社会学系教授蔡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淑珍、图书馆副馆长肖珑、社科部副部长王周谊、地空学院教授秦其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咸蔓雪等相继发表了自己对“一带一路”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研究方法的诠释与探讨,一致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研究应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为“一带一路”提供一流的政策分析、产业引导及社会服务。
最后,李鸣教授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发言,并转达了朱善璐书记对此次会议召开的肯定与支持,以及对参会学者的感谢。研讨会在学者们意犹未尽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研讨会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相关链接:
新华网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expo/2015-05/21/c_11153629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