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下午及8日上午,第11届北京论坛分论坛“人类与海洋”专场在英杰交流中心第四会议室举办。海洋专家在北京大学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海洋科学的发展和海洋强国的前景。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吴立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建办主任潘克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院海洋先导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袁东亮,国际海洋工程师协会主席郭晋挺,加拿大达尔毫西大学校长理查德·弗拉里宗等参加论坛。会议首先由工学院院长、海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东晓教授主持。
张东晓院长致开幕辞
张东晓首先介绍了海洋研究院的建设状况。它是立足于深海大洋事业和现代海洋科技,以海洋科学与工程、海洋战略和人文社科为重点研究领域,并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海洋研究机构。享有北大的学科交叉优势、平台优势和校友优势,它将以综合开放、协同创新的姿态在全球范围招收人才并积极对外合作,以期建立领军型海洋研究机构。
海洋是地球上“最后的开辟疆域”。潘克厚认为,当今海洋强国的定义应当是:较强的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发展海洋经济并维护自身海洋权益。他在报告中介绍了美、英、日、俄、韩、印、越等国对于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计划,同时客观阐述了我国海洋研究的现实状况。我国对海洋的认识还处在孩提时代,对浅海的认识初步,深海就更是知之甚少。
然而对海洋的认识不仅可以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更能有效解释中国及世界范围内的诸多自然现象。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胡永云主任指出北极冰雪融化可能导致中国北方和东亚的寒冬现象。吴立新院士则对海洋动力在全球变暖停暖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直指现有海洋观测数据的巨大空白。1998年推出的全球海洋观测网计划正是为了弥补海洋观测数据不足而推出的一场“海洋观测手段革命”,该计划奠定了中国今后在国际海洋研究界的地位。
然而中国的海洋研究技术还相对落后,大部分的仪器都靠国外进口,无法掌握关键技术,我国的海洋仪器研发面临巨大的挑战。讨论中袁东亮教授提到了传感器技术引进的壁垒。美国国际海洋工程师协会翟东则研究员分享了美国使用无缆水下机器人(AUV)深入海内近5000米进行测量的重大突破。这种自主式水下潜器将大大增加海床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休斯敦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维尔·汤姆森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吴宝健分享了休斯敦地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
可以见得,海洋技术的全球化交流也许将成为未来海洋发展的巨大引擎。因此本次专场具有前瞻性地讨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挪威商学院战略与运筹学院执行院长罗弗·皮特·阿姆丹教授提出了新时代海洋丝绸之路对全球海洋知识流动的推动作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刘锋从中国角度深刻剖析了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挑战和对策。三沙政策项目研究中心陈贞国主任强调了三沙市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查道炯教授和翟崑教授从全球视野探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问题。
如今,我们国家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海洋研究的事业中,我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已经对海洋的形成、影响、灾害应对和发展前景问题等做了深入研究。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系韦骏教授开发了海洋性大陆的海气耦合模型,其团队研究的海气耦合模型可以高分辨率数据来模拟海洋对台风的响应。教育部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董超芳教授通过材料学角度,通过设在沿岸的一系列水环境腐蚀监测站的长期海洋腐蚀数据,对海洋腐蚀能力进行了评级和机理分析。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玫教授从更加微观的海洋颗粒物的角度来认识海洋。她指出到铁对海洋的营养作用,并探讨了华北平原地区的灰霾在传输到海洋中时对其产生的影响。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刘谋斌研究员则通过海洋漏油事件引出一种新的收集海上残油的装置柔性油栅,并指出了其应用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学院院长宗智创新性地提出了可实现未来海上城市畅想的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原所长相建海研究员则从海洋生物资源出发,解释了海洋种类日渐衰退的紧张局面,并展望了蓝色生物经济的巨大前景。
海洋科学的发展需要各方努力,特别是大量高水平智力的输入。理查德·弗拉里宗校长以达尔毫西大学为例,指出大学在支持海洋科学工程、开展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反哺角色。美国德州南方大学政策与规划系主任潘起胜教授深切表达了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技术人才的殷切希望。袁东亮教授也以开放的招生计划体现出求才若渴的心情。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在海洋领域的研究将会有大笔投入,也希望各类有识之士参与到这场如火如荼的蓝色革命中,携手共筑海洋强国梦!
专题链接:北京论坛2014
新闻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新闻链接: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4-11/15/content_2858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