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热点新闻
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与工学院联合培养的首位博士生邓亚骏顺利毕业
时间:2018年07月20日 18:32来源: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点击数:

2018年7月,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与工学院联合培养的首位博士生邓亚骏顺利毕业。邓亚骏师从于北京大学卢海龙教授,未来将继续在卢教授的课题组深入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自2014年启动招生工作以来,已先后与北京大学相关院系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有效促进了北京大学海洋学科的建设、交叉学科的发展。

表:10名博士生联培院系及研究方向

联合培养院系

学生研究方向

工学院

-微纳米尺度润湿与去湿、海洋油气与水合物相关的表界面性质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二氧化碳深海地质埋存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经济效益评价

-海洋微生物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海洋能源、资源开发

城市与环境学院

-海洋大气、船舶排放、持久性有机物

法学院

-国际海洋法

-海洋战略与政策

信息管理系

-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健康信息、海洋大数据

历史系

-海洋环境史

日前,邓亚骏的毕业论文《矿物晶体表面微尺度润湿特性研究》被评为北京大学2018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综合利用实验与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液体在石英等几种矿物晶体表面的微纳米尺度润湿特性。润湿与去湿是日常生活、生产中随处可见的界面现象。矿物晶体表面的润湿特性对于矿物浮选、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生产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以往关于矿物表面润湿特性的研究多是基于光学方法在宏观尺度上进行,然而润湿现象却发生在三相接触线附近的纳米级区域。因此,在微纳米尺度上研究液体在矿物晶体表面的润湿特性对于理解润湿与去湿的本质、矿物晶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因素、接触角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增加石油采收率等实际工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图:邓亚骏分享学习进展

邓亚骏的博士毕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的主要实验是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所以能否得到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强烈依赖于仪器参数的设置,这些都需要不断的调试才能实现。”我之前经常一天天从早到晚做实验,但是什么实验结果也没有得到,得到的都是些杂乱无章的数据,感觉很崩溃。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对基础研究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入,会产生怀疑自己的研究有什么用的情况。好在自己坚持下来了,实验慢慢顺手了,对自己的课题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未来的学弟学妹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或许也会面临同样的困境,邓亚骏寄语道:”现阶段实验没有进展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进展也是进展,至少让自己知道了什么方法不行。基础研究很难像应用研究一样在短时间内看到较大的应用价值,这是研究的性质决定的。如果感觉到对实验很迷茫,就去找导师多多沟通,多和导师请教,一定会找到答案的。做研究有时也确实非常辛苦,要有耐心,有毅力,只要坚持下来了,就会有收获!

回顾五年的漫漫求学历程,邓亚骏感慨颇深,在海洋研究院提供的教学资源与学术研究平台上,让即便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出身的他,也可以在海洋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学习资源。一路走来,家人的鼎力支持和理解、导师的学术指导和人生引领、海洋研究院的默默关注和温暖关怀、北大纯净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拼搏向上的科研环境,都成为了邓亚骏在科研道路上前进的动力之源。我们诚挚希望海洋研究院学子继续上下求索、砥砺奋进,为我国的海洋事业添砖加瓦!

博士生导师卢海龙教授简介:

卢海龙,北京大学工学院、海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教授常年投身于科研事业一线,2017年曾担任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卢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及实验室主要围绕天然气水合物展开研究,目前以基础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为主,同时也包括水合物生产模拟等内容。

关闭

地 址:北京大学廖凯原楼5层 511

邮 编:100871

电 话:010-62752344

传 真:010-62752344

邮 箱:pkuocean@pku.edu.cn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 Copyright by ocean.pku.edu.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