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走向深海”系列讲座
所在位置: 首页 >> 讲座会议 >> 学术讲座 >> “走向深海”系列讲座 >> 正文
【“走向深海”系列讲座第5期】“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走进北大解读我国载人深渊器的发展策略及影响
时间:2014年12月17日 21:22来源: 点击数:

2014年12月15日下午,应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海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东晓教授的邀请,上海海洋大学深渊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原702所所长崔维成教授走进北大,在二教207教室举行了学术讲座-我国载人深渊器的发展策略及当前影响。讲座由张东晓院长主持,三沙市副市长徐杰、三沙市政策项目研究中心主任陈贞国、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李铭新等嘉宾出席,海洋研究院段慧玲教授、卢海龙教授、王继民教授、刘谋斌研究员等前来听取了讲座。


崔维成教授介绍了“蛟龙号”项目目前取得的成就及改进之处,并对我国载人深渊器项目发展策略以及载人深渊器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具体生动的讲解。作为第一副总设计师的崔维成教授,不仅担负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设计研制工作,而且每次深潜海试,他都是第一批下潜的试潜员,被师生们认定为当之无愧的“深潜英雄” 。

“蛟龙号”立项初期,我国曾研制过的最深潜水器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被认为是难以逾越的技术跨越,而我国当时从事水下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面对技术空白和人员短缺等困难,崔教授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挑起了我国深水潜水器研制的重担。身为第一副总设计师,他协同“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另一方面,他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将工程实践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用项目锻炼人,终于建立起了一支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科研团队。面对“蛟龙号”要求实现的众多综合的功能和性能,崔教授敢于打破常规,带领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将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应用于潜水器的设计,平衡了不同领域之间的需求矛盾,贯彻了总师组提出的潜水器设计准则。

但在“蛟龙号”成功挑战7000米之后,崔教授却功成身退,毅然离开702所,依托上海海洋大学和地方政府,以投融资和民间捐赠的新型模式广纳研究资金,组建起一支“深潜”精英科研团队,继续挑战11000米深潜潜水器的研发。崔维成教授坦言,“当今世界在深渊领域探索的竞争早已白热化,一刻都耽误不得,所以我辞去了行政职务,探索新的运行机制。”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被崔老师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和乐于为国奉献的情操深深鼓舞。他们认为,崔老师的个人经历以及对科研梦想的坚定执着恰恰是当前中国梦最好的体现,期待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今后开展更多类似的讲座。

“蛟龙号”介绍: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B%9F%E9%BE%99%E5%8F%B7%E8%BD%BD%E4%BA%BA%E6%BD%9C%E6%B0%B4%E5%99%A8/10480696?fromtitle=%E8%9B%9F%E9%BE%99%E5%8F%B7&fromid=4261715

崔维成教授采访资料:http://www.yicai.com/video/2014/12/4046724.html


关闭

地 址:北京大学廖凯原楼5层 511

邮 编:100871

电 话:010-62752344

传 真:010-62752344

邮 箱:pkuocean@pku.edu.cn

版权所有 ©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  © Copyright by ocean.pku.edu.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